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生态环境
中国环科院跟踪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2020-06-22 15:31:22来源:中国环境报第4版

2019年11月1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工程师张岳翀在吉木萨尔县架设仪器,并对采样人员进行现场培训。

2019年9月11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邓双赴昌吉州阜康市天龙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一企一策”调研。图为他正在查看电解槽治污设施。

本报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广渠门内大街16号 邮编:100062 电话:67194786(总编室) 67113790(广告部) 67113791(发行部)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东工商广字第8048号 年价:390元 月价:32.50元 零售:每份1.50元 人民日报印刷厂印

初夏时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市滨湖河牡丹园里,当地市民扶老携幼流连忘返,还有不少游客慕名前来。碧空如洗,天朗气清,更显得花香弥漫,景色怡人。家住昌吉市海棠小镇的刘先生带着孩子来轮滑,“天气好,环境好,每周我们都来玩。”从乌鲁木齐远道而来的陈女士赞叹道:“这里空气清新,置身其中心旷神怡。”

环境监测数据也印证了群众的直观感受。2020年第一季度,昌吉市重污染天气同比减少11天,优良天数增加了19天。“老百姓的幸福感增强了,我们对改善空气质量的信心更足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生态环境局局长马雁斌说。

■ 破局:提高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冬夏两重天”是对昌吉州大气污染状况的形象描述,秋冬季雾霾天气频发一直是当地空气质量改善的瓶颈。2017年,昌吉市的PM2.5年均浓度是67.1微克/立方米,而秋冬季PM2.5浓度达95.8微克/立方米。到了2018年,全年PM2.5年均浓度降到了60.3微克/立方米,但秋冬季PM2.5浓度反而升高到96.6微克/立方米。“哪里冒黑烟就去查跑冒滴漏,哪里有工地就去查扬尘抛洒,但是出力不见效。”马雁斌说道,“由于污染成因不明,难以精准施策、靶向治理。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到2020年,昌吉州PM2.5年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20%。这个目标怎么实现?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从当前情况来看,要完成自治区下达的指标任务形势非常严峻。”

那么谁能为昌吉的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找准病灶,下对药方呢?2019年1月15日,昌吉州党委常委、副州长孙继洲受州党委委派,率领州生态环境局、昌吉市、阜康市、玛纳斯县和呼图壁县有关负责人,前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调研考察。

作为国家大气污染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主体,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已承担了“2+26”城市中唐山、廊坊、保定、太原、邢台、晋城、菏泽、鹤壁、濮阳9个城市和汾渭平原渭南、临汾、吕梁3个城市的跟踪研究工作,特别是在PM2.5与臭氧污染特征与来源解析、重污染过程成因分析、重污染应急预案编制以及PM2.5与臭氧污染协同控制对策等方面的研究优势深深吸引了考察团。来到中国环科院,考察团还参观了大气环境研究所的光化学烟雾箱实验室、大气环境超级观测站等先进科研设施。大家一致认为中国环科院有能力、有实力对昌吉进行全方位、一体化的城市跟踪研究,提高当地大气污染治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

通过这次调研,在昌吉州党委和政府的高位推动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向生态环境部提出申请,希望委派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团队提供科技支撑,并获得了生态环境部批准。昌吉州成为第41个获批的跟踪研究城市,也是唯一一个京津冀和汾渭平原以外的城市。2019年8月,昌吉州与中国环科院的合作关系正式确立。

面对昌吉州的重托,中国环科院全力以赴,派出了由徐义生研究员任总负责的65人团队。其中,高级职称以上的就有25人,全部为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核心成员,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邓双、任岩军、段菁春、徐峻、高健、易鹏、傅泽强、王红梅、陈伟程、陈建华、张文杰……这些业界知名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均多年从事工业企业治理、排放清单编制、颗粒物源解析、重污染应急、成因分析、机动车管控和空气质量模拟等工作。随着昌吉州“一市一策”驻点跟踪研究项目的正式启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昌—石”城市群的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迎来了新阶段。

■ 解局:边研究、边产出,边治理、边评估

由昌吉州政府牵头的大气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组专门设立了“一市一策”跟踪办公室,每个课题都有专人参与、配合,与专家团队密切沟通。至今,跟踪团队已经在昌吉驻点100多天,累计约252人次。然而,当笔者来到这里时,却难以见到专家的身影。“办公室并不是专家团队常待的地方,他们更多是深入7县市3园区进行现场调研。”昌吉州生态环境局大气科科长李玉荣笑着解释。

治理大气污染最粗暴的办法就是关闭污染源,但事实证明,搞“一刀切”行不通。专家团队在当地生态环境部门的大力配合下,针对昌吉州大量工业源生产工艺、污染物治理设施和管理水平都相对落后,工业源污染治理亟待提高的问题,全面开展了“一企一策”调研工作。对昌吉州80多家企业的物料储存、生产工艺、产污环节、污控设施、在线监控和重污染应急预案等情况进行现场勘查,以充分掌握其大气污染排放现状,为后续企业提标改造、重污染天气应急和深挖污染物减排潜力等奠定基础,从而制定出“一企一策”深度治理方案。

由于影响昌吉秋冬季空气质量的最突出因子是PM2.5,专家团队开展了基于化学监测和区域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的PM2.5精细化源解析研究。比如,对主要行业排放以及本地和外部输送的定量贡献研究;天山北坡经济带的污染气象分析;建立覆盖昌吉州及周边地区的区域空气质量模拟系统;中尺度气象场模拟、源排放前处理、天然源排放、模拟区域基础地理信息的空间解析;区域空气质量模拟、后处理和可视化等。通过分析不同时段、不同站点PM2.5浓度及化学组分的特征,能得到各类污染源的贡献值和分担率,也就是确定PM2.5秋冬季的主要来源及各主要来源的贡献率。

为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专家团队聚焦空气质量较差的昌吉市、阜康市、呼图壁县和玛纳斯县4县市,而不是仅针对有国控点的昌吉市。随着《2018年昌吉州污染源排放清单》《每月空气质量分析报告》《2019—2020年昌吉州源解析阶段性报告》《昌吉市热电厂排放对本地空气质量影响估算分析》和《昌吉州焦化行业“一行一策”》等成果不断出炉,昌吉州精准治污有了抓手,精准施策有了方向。专家团队还针对空气质量“冬夏两重天”的特点,采取冬病夏治的“大错峰”创新举措,配合地方政府出台了《昌吉州空气质量不达标城市2019—2020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管控方案》《昌吉州2020年蓝天保卫攻坚战重点工作实施意见》《阜康、昌吉市、玛纳斯县、吉木萨尔县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管控建议方案》等一系列文件。根据研究结果,专家团队抓住重点区域、重点时段,积极倡导当地在秋冬季采取区域联防联控,协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生态环境厅帮助周边城市联合启动重污染应急预案。

昌吉州从州党委书记、州长到各县市一把手都积极参与了解跟踪研究,及时将跟踪组意见建议转化为实际行动。2019年12月,按照州党委书记王国和安排,徐义生研究员代表跟踪组向州党委常委扩大会汇报跟踪研究进展,统一思想、统筹部署,更好地将研究成果层层落实,转化为大气污染治理行动。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跟踪组在深入昌吉各县(市)、园区和企业的工作中,对州直部门负责人、县(市)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环保专工等500多人(次)开展了“污染源清单数据填报”“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编制要点”“污染源解析膜采样”“能源与产业结构调整”和“大数据时代下精准化成因分析与实践”等培训。

■ 结局:2019年空气质量改善显著,秋冬季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

在昌吉州党委和政府、各级生态环保干部职工以及跟踪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昌吉州取得了空气质量显著改善的成绩。2019年主要污染物平均浓度不同程度下降,全年环境空气优良天数267天,空气优良率73.4%,而今年第一季度空气质量较去年同期又有好转。2019年,昌吉市PM2.5年平均浓度下降到57.1微克/立方米,2019年~2020年秋冬季PM2.5浓度下降为82.6微克/立方米。这与2016年~2017年秋冬季相比,下降了26.4%;与2018年~2019年秋冬季相比下降了14.5%。“秋冬季空气质量改善尤为显著,这说明我们的工作方向是对的,措施是得当的,努力有效果的。特别是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在专家组的指导下,采取了最严格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和工业企业错峰生产措施,取暖期内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了12天。”马雁斌说道。

2020年是打赢蓝天保卫战的决胜之年。从3月中旬开始,昌吉州在专家指导下持续开展非采暖期扬尘污染治理专项行动。按照专家团队反馈的清单,“乌—昌—石”区域4县市对卫星遥感监测到的裸露地块进行反复核查,结合春季绿化工作,对辖区内城市建成区裸露土地实施以绿化硬化为主的“清零行动”。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理,城市间裸地复绿,鸟语花香;空地复耕,禾苗茁壮;工地管控,扬尘减少。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进一步有力地改善了城市环境空气质量。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