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六安:在青山绿水间走出乡村振兴路
2021-09-14 09:15:48来源:网络

刚刚结束的暑假,前往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的游客一波接一波。如今的大湾村,依托茶叶资源优势,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山上种茶、家中迎客”模式,茶叶等农产品深受游客们的青睐,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让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的,还有霍山县,行走在太平畈乡,处处可以看到种植米斛的黑色大棚和石斛加工企业,寸许长的米斛成为太平畈乡乃至霍山县的名片,石斛产业前景喜人。

从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六安茶谷建设,到2017年启动西山药库建设以来,我市构建“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发展平台,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逐步形成了南部深山区“西山药库”、中南部浅山区“六安茶谷”、中部江淮分水岭地区“江淮果岭”、北部淠淮生态经济带四大特色产业板块。四大平台覆盖全市7个县区103个乡镇,总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70%以上,四大平台发展亮点纷呈,实现了为生态增绿、为旅游添景、为农民增收,累计带动近35万贫困群众绿色、稳定脱贫。

其中,六安茶谷建设范围涉及5个县区、49个乡镇,累计建成502个茶谷小镇、小站、小院,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的辐射格局初步形成,六安茶谷品牌价值增至522.47亿元,连续6年举办六安茶谷开茶节,2020年的“抖音有好货、市(县区)长来直播”全国十大名茶专场及知名地方茶叶直播活动,更是引起了近200万网友的高度关注,受到来自各方的点赞,我市六安瓜片、霍山黄芽专场销售量达7.5万件,销售额突破500万元;六安瓜片、霍山黄芽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霍山黄芽入围国家保护工程、“中欧100+100”全面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项目,品牌影响持续提升。六安茶谷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深度融合,打造以“六安茶”为主题的各类景观节点、大别山最佳湖泊旅游目的地。截至2020年底,全市茶园面积75.46万亩,一产产值33.6亿元,综合产值122亿元。

淠淮沿线稻虾综合种养产值达22亿元,淠淮沿线小龙虾、构树、菊花、大闸蟹、冬枣等产业三产融合初显,淠淮生态经济带蓄势待发;江淮果岭蓬勃发展,果岭区域累计建成设施果园近3万亩,修建道路200余公里,兴建塘、库等水利设施100余处,金安区江淮果岭涉及全区16个乡镇、街道,水果种植面积15万亩,年产量20万吨、年产值12亿元,该区支持经营主体建设标准果园50个、脆桃交易市场12个、冷库9个,促进了果岭建设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年产值10亿元的“金安脆桃”已经成为岭区乡村振兴的“致富果”。

西山药库则充分利用六安的1866种中药材品种,种植中药材24.6万亩,科学布局中药种植业、加工业、商贸流通业和大健康产业,培育、拓展和壮大中药全产业链,将全市生态环境优势和中药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在利用自身优势的同时,我市推深做实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特色农业,全力打造现代农业全产业链,统筹推进基础农业、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现代农业,培育形成了优质蔬菜、茶叶、畜禽、中药材等8个特色产业集群,综合产值达到366亿元,绿色产品认证数位居全省第一。

2019年,我市开始实施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138”指的是培育一批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推进“规模经营、主体经营、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三种模式,培育壮大茶叶、蔬菜、水果、中药材、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八大特色产业。“N”是指鼓励各地因地制宜,依托六安茶谷、淠淮生态经济带、江淮果岭、西山药库为平台载体,提供资金、科技、土地、品牌等要素,创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子。

近年来,舒城县阙店乡大力发展香椿产业,转变一家一户粗放式经营模式,发展香椿种植基地3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五个村种植香椿,成功申报香椿有机农产品认证,注册“阙红”商标,进行香椿产品深加工,积极研发“阙红”香椿酱、香椿榨菜等产品,通过产超(市)对接、电商销售等渠道,拓宽营销市场。香椿头、香椿酱不仅成为市场上的销售食品,香椿观光采摘基地和香椿农家乐,更是当地乡村旅游特色品牌,香椿产业作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富了一方百姓,走出一条一产种植、二产加工、三产乡村旅游为一体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自“138+N”工程实施以来,特色主导产业成为推动乡村经济繁荣发展的强劲引擎。我市印发了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工程,目前全市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5580人;三种经营模式带动增强,主体经营突出,拥有国家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86家,市级463家;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工商注册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达到10127家、16417家,社会化服务组织1654个;全市土地流转面积338.1万亩、流转率46.9%;全市规模以上休闲经营主体1481个。

八大特色产业(茶叶、水果、中药材、蔬菜、小龙虾、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优势显现,全市茶叶产量全省第二,水果产量全省第三,蔬菜产量全省第八,全省十大皖药六安占六席,稻虾种养面积、皖西白鹅、霍寿黑猪、皖西麻黄鸡饲养量均居全省首位。一二三产业融合经营进一步拓展,推动资源要素跨界配置,积极发展观光娱乐、餐饮民宿、文化体验等相关产业。

我市建立完善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基础项目库、签约项目库、落地建设项目库、投产达效项目库,2020年累计入库项目1280个,总投资204.5亿元,八大特色产业产值达366亿元。(皖西日报融媒体记者 康家佳)

采访札记

绿色发展更要“内外兼修”

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特有的资源禀赋和丰富的物产,如何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呢?我市矢志不渝践行“两山”理论,找准点“绿”成“金”的转化路径,统筹各方资源力量,促进生态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生态化。

绿色发展是寻求经济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和谐统一的一种新的发展模式,绿色发展思路要通过绿色产业的发展得到体现。从“一谷一带一岭一库”四大发展平台建设亮点纷呈,到农业特色产业“138+N”工程取得关键进展,我市坚持保护环境优先,因地制宜选择有资源优势的特色产业,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大力发展绿色优质特色农产品,将发展生态项目与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推动一二三产融合,走出“绿色发展”“内外兼修”的乡村振兴之路。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