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坚守初心使命 服务“乡村振兴”
2021-07-21 10:01:11来源:沧州日报

官地村村民世代以种植粮食作物为生,长期以来受困于“靠天吃饭”,传统农业增产乏力。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以来,多方协调跑办,累计筹措资金70万元修建灌排泵站一座,泵站建有泵房3间,共50平方米,安装大功率水泵2台,涵养村庄农田2000余亩,发挥出了“旱能灌、涝能排”的良好生态功能,为官地村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强保障。上半年借捷地减河来水,官地村“两委”开泵抽水浇灌麦田1000余亩,冬小麦保墒良好,助力老百姓亩产增收;入汛以来,村“两委”班子2次开泵抽水,防止农田内涝,确保老百姓秋收有保障。群众纷纷点赞:“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为解决庄稼人种田吃饭的问题付出了不少心血,是大家伙儿的贴心人。”

官地村“两委”班子表示,坚守为民初心不动摇,坚持不懈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全力以赴将官地村打造成“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齐家务镇西聚馆村:坚持党建引领,发展集体经济

坐拥全国唯一植物国保——聚馆古贡枣园这块金字招牌,齐家务镇西聚馆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以来,坚持党建引领,积极盘活闲置资产,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投资200余万元建设精品农家院项目,可开展商务接待、召开会议等活动,为发展旅游业筑牢坚实基础;在村庄西部投资20余万元打造了占地200亩的百果园项目,可发展休闲采摘、度假旅游等项目,为农旅融合发展提供了基础,筑牢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石。

截至目前,西聚馆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0万余元,并迈入逐年增长的良性发展阶段,为全镇打造高标准、高质量乡村振兴示范区提供了有力支撑。

伴随着集体经济持续壮大,村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现在村里通了天然气和自来水,冬枣种植采摘和旅游业也越来越红火,闲着的时候老百姓还能去村边的临津门工业园上班,俺们的日子越来越好啦。”西聚馆村民刘锋照高兴地说。

羊三木回族乡羊四村:打造村级党史馆,弘扬红色精神

为进一步传承红色精神,弘扬红色文化,丰富村民精神文化活动,羊三木回族乡羊四村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花费3万余元对村“两室”空余房屋改造升级,建成了羊四村党史馆。馆内划分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展示区、图书借阅区、老革命物件展示区、党史活动规划区、党史课程学习区、“童心向党”区6个区域。在这里,党员群众可以学党史、唱红歌、观看革命电影、参观老革命物件,党史馆成为了村民学习党史、交流思想、探讨思路的好去处。

6月26日,羊四村党史馆开馆,标志着黄骅市首家村级党史馆正式投入使用。党史馆开放后,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暨新党员入党宣誓仪式、“庆‘七一’重温入党誓词”、“童心向党”学习教育等多项活动陆续开展,吸引600余人次学习参观,获得上级领导和党员群众的一致称赞。

羊四村党史馆已成为传播党的好声音、弘扬党的精神,让更多党员群众享受精神文化、感悟初心使命、汲取前进力量的红色基地。

南排河镇赵家堡村:向海图强,倾力打造休闲渔业体验区

南排河镇赵家堡村紧邻渤海湾,海洋渔业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拥有天妃娘娘庙、古贝壳堤、淤泥质沙滩等3处人文自然景观和糟梭鱼、虾酱、渔村剪纸、桅羽儿等4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两委”干部上任以来,紧紧围绕全镇“三区一码头”旅游规划,力求以海为生、再续发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800万元,启动了赵家堡休闲旅游体验区项目建设。村“两委”干部走街串巷,挖掘民俗特色,累计接受捐赠渔民特色生活物品300余件。项目预计今年年底完成建设并投入运营,届时“游渔村景点、乘渔船出海、品渔区海鲜”的休闲旅游将成为全镇发展的一大亮点。

赵家堡村“两委”班子表示,将进一步增强沿海意识,大做海洋文章,以强村富民为目标,倾力打造康养旅游小镇,为南排河滨海特色名镇建设贡献力量。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