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6月8日第十二个“世界海洋日”到来之际,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主办的“我爱海洋”艺术活动大赛圆满落下帷幕。本次大赛面向基金会“海洋图书馆”项目学校全体学生开展,历时两个月,共有15所学校参赛,收到13516个学生作品,其中文章类作品11653篇、绘画类作品1453幅、手工艺品类作品410件。
6月6日,基金会在京举办“我爱海洋”艺术活动大赛云颁奖仪式。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志辉、副理事长吕滨、秘书长潘新春和副秘书长向友权,“海洋图书馆”项目学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代表及有关媒体参加了本次云颁奖仪式。
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孙志辉(中)、副理事长吕滨(左)、秘书长潘新春(右)在云颁奖仪式现场观赏获奖作品
孙志辉在致辞中说,为科学利用海洋资源,促进人与海洋和谐相处,2008年,第63届联合国大会将每年的6月8日确定为“世界海洋日”。2009年中国也将这一天定为全国海洋宣传日。他鼓励“海洋图书馆”项目学校全体师生争做海洋知识的“学习标兵”、海洋保护的“宣传标兵”及践行海洋保护理念的“绿色标兵”,并以实际行动将我国从海洋大国建设成为海洋强国。
云颁奖仪式上,吕滨等宣读了学生作品获奖名单及优秀组织奖获奖名单,播放了参评及获奖作品的视频短片。随后,贵州省毕节市东辰实验学校五年级一班学生颜歆怡和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老师李兵作为获奖学生和优秀组织奖获得者代表发言,分别分享了参赛的心路历程和组织开展校内初评工作的经验。
根据赛制,参赛的15所学校按照大赛组委会制定的评分规则严格评审,选拔出296个作品报送至大赛组委会参加复评,其中文章类作品139篇、绘画类作品133幅、手工艺品类作品24件。大赛组委会本着公平、公正、公开原则,精心组织专家评选出获奖作品一等奖30名、二等奖50名、三等奖100名、优秀奖116名以及优秀组织奖8名。
本次大赛实现了检验“海洋图书馆”项目实施成果,激励学生多读海洋书籍、探寻海洋奥秘、增强海洋情怀、憧憬海洋未来的预期目标。据悉,为提高中小学生热爱海洋意识,培养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后备人才,基金会于2017年开始在贵州、江西、四川、湖南、新疆、陕西、海南、河北、重庆等9个省份捐建了16座“海洋图书馆”,通过向中小学捐赠海洋图书,举办海洋夏令营,开展海洋知识竞赛,组织专家讲座,帮助学生了解海洋、认识海洋。迄今,已有5.3万余名学生受益。(赵宇新)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