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社会工作
读《乡土中国》对社工服务的感悟
2021-11-18 10:23:36来源:每日深度好文推荐官方帐号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著述的一部研究中国农村的作品。从社会结构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农村的特点,篇幅虽然小,在乡村振兴的大背下其提炼的问题以及对于当时农村社会的观察对于当下社工的理论工作和实务依旧有着极大的参考意义,以下心得结合了笔者对于本书所做的笔记,如有谬误还请包涵。

乡土社会中的乡土文化

中国的文明是高度发展的农耕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光荣历史离不开乡土,整个社会也都是乡土性的,纵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逐步减小了泥土的束缚,但终究还有些人眷恋在自己的土地上,仿佛现代化的冲击对于他们来说只是一个来自外界的讯息,或者说他们本身不愿意脱离曾经的土地,毕竟相对于飞上天,赤脚插入“泥田”才是他们熟悉的感觉。

那么这种熟悉是什么?

总的来说这种熟悉源自乡土,而生活在乡土上的人又都带着一种气息。这种气息产生的原因在于生活在乡土社会中的人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从过去中拔萃而出的投影,是时间的选择性积,他们眼中的历史对于个人并不是点缀的饰物,而是实用的,不能或缺的生活经验与生活基础,他们是整个乡土气息、乡土文化的一部分,如无意外且顺利度过一生的话,他们的存在几乎就是对前人投影的继承与传承。

反之遭遇了意外,对于乡土的记忆消失了、遗忘了,我们与乡土之间的时间就可以说是阻隔了。

对于当前的意义

当前我们面对的乡村社会其实就是在遭遇这种意外与阻隔,当然这种意外是社会剧烈变革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因为传承乡土气息的那群人发现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生活基础少有能够在新的时代能够直接使用的,自是将用不着的一股脑的抛掉(严重的直接全盘否定)。

有先进的文化自然需要淘汰落后的文化,可对于乡土全盘的否定自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新时代的文化不能没有根基,全盘的西化必不得行,全盘的将现代城市建设的经验嫁接在乡村上也不适宜。

因为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对从乡土生长出来的文明来说,新时代的文化必然要在乡土文化的土壤中茁壮成长,而乡土文化得靠记忆,并在在记忆的基础上力求发展。这种记忆即如同上文一般是对过去历史的拔萃与投影,也是实用生活生存经验的总集。

而这其中的精华就是乡村振兴与乡土文化的魂,它是乡村文化高度自信、乡村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对于物质文明以及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各领域、全过程有着极大的提振作用。

对于社工的部分意义

毫无疑问乡土是存在文化的,可我们实地走访的时候却往往找不到什么抓手,于是你只能下大功夫融入到他们的生活中去深入挖掘,可为什么要这样做?

费孝通老师在书中提到:因为他们的那个社会更接近在乡土社会,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当一个人碰着生活上的问题时,他必然能在一个比他年长的人那里问得到解决这问题的有效办法,因为大家在同一环境里,走同一道路,他先走,你后走;后走的所踏的是先走的人的脚印,口口相传,不会有遗漏。

哪里用得着挖掘?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故面对我们的访谈之时,他们总说“我这没什么可说的,就和其他人一样,没什么特别的”,因为他还在那个乡土社会中,在他们的概念中我们似乎应该对他们的那些经验,那些见识有很多的了解,自然也就不需要给我们说了。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