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洋淀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浅草型淡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是雄安新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维持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持续发挥,是构建雄安新区“蓝绿交织”格局,实现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基所在。
作为雄安新区规模最大的全民健身赛事,雄安马拉松赛事始终坚持“跑步+公益”,首次举办“关爱候鸟·共享地球”公益活动,赛事中不断融合雄安新区新发展理念、最新建设进展与历史文化、自然人文。旨在让更多的人认识雄安,了解白洋淀,唤醒人们保护候鸟、保护地球的意识。
围绕雄安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鸟类科普,雄安马拉松透过鸟的视角,带你俯瞰雄安这座“绿色、现代、智慧”的未来之城。
【 资料来源:雄安新区水生态项目办、雄安绿研智库 】
undefined00:25undefinedundefined
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腹地,气候适宜,环抱华北明珠白洋淀,是鸟类重要的游憩、繁殖场所。
根据连续多年观测调查,目前雄安新区总计发现鸟类200余种,占河北省总鸟类种类约50%左右,占国家总鸟类种类约15%。雄安新区鸟类隶属于19目53科,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大鸨、白鹤和东方白鹤;国家Ⅱ级保护鸟类有白额雁、小天鹅等,及各种猛禽总计30种。
01
02
03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鸟类图片
1.颈斑鸠-中型鸟类,头为鸽灰色,上体大都褐色,下体粉红色,后颈有宽阔的黑色。
2.白鹭-雄安新区常见水鸟,喜稻田、河岸、沙滩、泥滩及沿海小溪流。成散群进食,常与其他种类混群。
3.大鸨( bǎo)-国家Ⅰ级保护鸟,嘴短,头长、基部宽大于高,翅大而圆,雌雄鸟的两翅覆羽均为白色,在翅上形成大的白斑,飞翔时十分明显。
2018年5月,侯建华教授团队和白洋淀湿地保护区工作人员曾首次观测到世界极危物种——青头潜鸭。
图 / 青头潜鸭
青头潜鸭是候鸟,在我国每年会在3月份从越冬地往繁殖地迁徙,它们对于栖息环境的要求非常高,可以说是湿地生态系统状况的指示物种。
近10年来,这种鸟的全球数量从一万多只下降到近千只,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危物种”。这次发现青头潜鸭,反映了白洋淀生态环境在逐步提升,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性。
风景如画的白洋淀
“同心前行,筑梦雄安”
运动员在赛场上演绎精彩,
我们在赛场外共为蓝绿生态雄安助力!
愿你跑出一段浪漫与激情的旅程,
为白洋淀鸟类保护贡献一份力量~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