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高校公益
走上讲台教书育人,走下讲台服务社会王宝珍:做公益是一种情怀
2021-01-19 09:04:28来源:商洛城事

“做公益其实是一种情怀,当你发现美好的过程的时候,你会发自内心地感到欣慰,你更会觉得这个世界的美好,也有自己的一份贡献!”做志愿者近20年的王宝珍老师对华商报记者说。

因发现学生做志愿经常因资金而中断

组织成立志愿者协会

商洛学院教师王宝珍,从2000年参加青年志愿者协会,2004年工作后,就有更多时间参加志愿服务,在服务的过程当中,她发现学生的志愿服务经常因为经费短缺、创新不足而中断,同时学生必须面临从学校到社会角色的转变。她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2015年,商洛学院发起根植地方服务项目,倡导大学师生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发展;2016年,王宝珍就在共青团商洛市委等单位的支持和帮助下,组织大学生及社会爱心人士,成立了商洛市天健为老服务志愿者协会。

成立协会后,她被推选为协会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一直主持协会日常工作至今。在工作过程中,她非常的勤奋,经常在办公室一忙就是一整天。

为老服务的热心人

心系留守儿童的暖心人

王宝珍说,他们协会的主要工作就是志愿服务,首先是天健为老服务,与商州区东关社区、板桥敬老院等单位结成友好合作单位,四时八节为老人送温暖,针对敬老院护工基本为家庭主妇,缺少文化娱乐的现状,协会就培训他们“兔子舞”、“健康操”等,丰富文化养老氛围;针对敬老院缺少医疗设施的现状,她联络商洛市老年学学会、市中心医院等单位,为敬老院成立基础护理室,每月为老人测量血压、检查身体,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帮助提高敬老院老人的健康和幸福指数。

四年来,协会针对老人累计开展百余次活动,服务6500余人次,为老人筹集物资及活动经费等共计8万多元,其中她个人捐赠2万余

其次是绿芽支教服务,商洛秦岭深山,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双留现象普遍,了解到深山老人的最大心愿是管教孙子的学习问题后,结合商洛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孩子们天生对自然的热爱,她联络蓝商高速商州西管理所等单位,教授留守儿童环保等常识和文体基本技能,培养他们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富有特色的活动深得老人、孩子们喜爱,得到西安、商洛二十多家单位的帮助和支持,大学生志愿者不仅从中学习了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收获了快乐和自信。

再次就是参加文明商洛的建设。协会常期开始志愿者培训课,定期总结服务经验,规范志愿活动,重视志愿服务精神传播。已经组织、培训大学生志愿者为省市会务服务了30余场。

多年做公益硕果累累

志愿活动已和她的生活融为一体

多年来,王宝珍立足三尺讲台,教书育人。工作之余,她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和志愿服务工作,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受到社会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曾获“陕西省最美敬老志愿者”,“商洛十大孝子”荣誉称号,首届“商洛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2019年,获得“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2020年,当选为陕西省“十大公益大使”。

除此之外,她所的带领下的志愿者们不但懂得了如何与老人沟通,还可以针对老人们的身体状况,教授他们不同难度的健康操,教授留守儿童基本常识和文体技能;更是坚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决心,传播了志愿服务精神。

王宝珍说:“更令我高兴的是,2018年,协会培养的大学生志愿者唐伟丽荣登国好人榜;2019年、2020年李鑫、冯倩、王雷同学荣获商洛市优秀团员,顾娇同学荣获商洛市为老服务先进个人,她的事迹被教育厅网站报道后,再次成了全省青年学习的榜样。”

今年大四马上就要毕业的大学生志愿者费世哲这样说:“在大学近四年时间,跟着王老师和志愿者学长、学姐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这是大学里得到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快就要步入社会了,工作之余,我会将把志愿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活动,为新时代文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商洛学院工会副主席刘霞告诉记者:“以我校教师王宝珍为代表的老师们,带领大学生志愿者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走进秦岭大山深山,开展为老服务活动、支教和文明实践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在地方高校地方高校带领文明创建活动中,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当问及接下来还有什么打算时,王宝珍告诉记者,做公益其实是一种情怀,她感觉志愿活动已经和她的工作、学习、生活融为一体了,老人需要帮助、孩子成长有困难,能帮我们就伸手帮一把,将公益服务继续下去;作为教师,她主要工作就是教书育人,走下讲台后,他们要带领学生立足商洛,服务社会,创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教育平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带领他们传承文化,参与商洛新时代文明建设。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