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企业CSR
立乐&火柴公益,见证公益师资培训蓄力重燃!
2021-05-17 08:22:54来源:立乐教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2021年5月15日,立乐教育&火柴公益推出的2021年春季【立乐编程课/教师培训】正式开启线上培训课程,计划4周6个课时完成ICode积木编程路径识别与基本技巧的教学。

来自各地的80+位中小学乡村老师在线接受培训,待培训全部完成时,这些乡村老师将能够对2-5年级学生进行图形化编程课堂教学,解决很多学校因为老师缺乏编程课教学经验和培训指导而无法开设编程课的痛点,让更多孩子拥有更全面的成长机会!

追踪课堂· 直击现场

本次培训是在一个月内借助ICode平台学习编程基础知识,由立乐特邀Kyne老师为大家进行专业指导。很多参加培训的老师们都是第一次接受编程课程,他们在开课之前非常期待,电脑充好电,时间安排好,板凳已准备,开启编程之旅的仪式感满满!

编程课堂确实不辜负老师们的期望,在上课之前,老师们通过登录ICode学习平台,看到闯关式关卡时就被吸引了目光,虽然还不会玩儿但却很好奇。

课程开始,在Kyne老师的引导式教学下,大家掌握了编程学习的方法:观察-学习-模仿-创造。

查看关卡路径,学习编程知识,尝试收集目标物,经过学习,一开始对关卡还不太懂的老师们,能够实现三星完美通关了,并表示其中将负数与倒退结合起来很巧妙,感受到了领悟的快乐。来自华池紫坊九年制学校的任老师说:老师手把手教导,题目很好做!

培训班里的老师们虽然是零基础学习编程,但是在Kyne老师的细心引导和ICode平台本身对零基础学员的友好性下,经过一点一点学习,大部分慢慢跟得上Kyne老师的节奏了,最终赞叹:“编程真的好有意思啊!第一次知道编程原来是这么回事啊!”

因为ICode平台有实时可见的交互式设计,大家在编程过程中也可以明白每个指令的作用,更好的理解繁杂的逻辑之外,老师们的成就感也在不断增涨!

培训过程中有老师说自己的设备是8年的老笔记本,键盘也会失灵,学习环境并不是很好,但老师没有放弃,先学思路,错了就重来,这种学习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就像在ICode平台闯关一样,在每一关的挑战中,遇到问题迎战难关,逐渐掌握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有老师带着孩子一起参加培训,孩子们全程都兴致满满的和家长思考如何通关,完美通关时,孩子们脸上洋溢着笑容,这是一场最好的编程启蒙!老师们都说编程是未来所趋,希望自己能赶上时代的脚步,那么孩子肯定是越早学习编程就越好。ICode平台以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火星探险为主题,从一开始就能抓住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帮助孩子打开编程大门!而且全家都可以参与进来,共同努力,边玩边学,这本身会是一场很不错的学习体验!

相信此次培训全部完成时,各位乡村老师们对于编程学习的领悟将更加深刻,思维也能得到开拓,一定能为老师们日后的教学工作注入新的能量!

当立乐 · 遇上火柴公益

2017年成立的火柴公益,业务主管单位为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团委,以赋能乡村教师,助燃乡村教育为使命,常年对接并开展各类公益培训。今年推出新项目【立乐编程课/教师培训】,是因为在中国信息智能时代快速到来之际,很多学校中小学教师却因为缺乏编程课教学经验,很难响应教育部鼓励全国中小学开展计算机编程课程的号召,这种老师们有心无力的状况需要被打破!

火柴公益选择携手立乐教育,希望可以给有意愿并计划讲授编程课的中小学乡村教师,提供公益性且专业的编程教育师资培训和指导服务。

此次培训将让老师们掌握基础图形化编程的核心思想和方法。培训整体会用精心设计和合理规划的33个关卡,让老师们掌握基本循环结构,变量使用技巧,条件判断逻辑和嵌套循环模式等知识。闯关式的引导教学,让零基础的老师们体验到别样的编程乐趣。

立乐教育还为各位老师们提供了全范围的培训服务。线上培训前,为老师们统一发送了培训要用的软件操作手册,为培训提前做好了充足准备,且配有老师在社群中为大家提供答疑服务,让参加培训的老师们更加轻松和方便,保持学习状态时刻在线。

随着中国扶贫基金会,KFC(百胜中国),火柴公益等知名公益组织和企业,携手立乐教育成功举办多次公益教育活动,如今,立乐教育在公益活动领域已留下了坚实的脚印。

未来,立乐教育,依旧会坚持让爱与教育同行,始终秉承“普及少儿编程知识,让世界各地的孩子都有机会学习编程知识”的宗旨,主动不断拓展,还将会举办和参加更多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