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榜样人物
杨雪:扶贫路上的夫妻搭档
2020-10-14 10:56:01来源:中国文明网

杨雪,1961年生,云南省昆明学院信息学院教务员,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垤玛乡河玛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2年多里,她发动社会力量,扶贫又扶智,所做的件件实事温暖了垤玛,感动着人心。2020年,杨雪入选2-7月“中国好人榜”。

架起爱之“桥” 净水送冬衣

2017年,3月初的垤玛乡还比较冷,杨雪带着两个大大的行李箱,从昆明来到了垤玛乡河玛村委会,开始履行扶贫使命。陪她前来的,还有已退休的丈夫白波。“初来乍到,我看到许多孩子身着单衣、凉鞋走在路上,既吃惊又心疼。”她有心去买,可这么多孩子,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夫妻二人商量,看能否发动社会力量,为孩子们募捐点衣物。不久,杨雪夫妻俩向“朋友圈”发出了呼吁。

募捐信息一经发出,杨雪和丈夫“朋友圈”里的好心人积极回应,他们打电话、发微信询问情况。不久后,越来越多的爱心人士联系到了杨雪,被褥、羽绒服、鞋子、净水器、饮水机、书籍、文具……从四面八方寄来的爱心物资,给大山深处的贫困孩子送来了温暖。

2017年12月27日,天气阴冷,一批爱心人士带着860件新羽绒服和一些毛毯到了垤玛中学。接受捐赠的学生、老师全都沸腾了。

河南省的一批爱心人士、浙江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几乎同时联系到了杨雪,让她统计孩子的鞋码和数量报过去。随后,1248双新鞋和许多被子、棉衣、被单、书籍、文具先后寄来,河玛小学、腊哈小学和独格小学先后受助。

2018年年初,在云南省最强的一次寒潮中,浙江华为、浙江兰溪聚仁学校和共青团兰溪市委、众生缘公益、合一爱心公益,北京、昆明、天津、青岛、成都、浙江兰溪、深圳、顺义的爱心人士捐赠的千余件衣物相继寄来。杨雪和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一收到衣物,就迅速到中小学进行分发。河玛村委会、垤玛村委会、曼培村委会很多自然村的村民们也兴奋地选取了合适衣物带回了家,有的村民激动地告诉杨雪:“再不用天天围着火塘取暖了。”

还有爱心组织联系到杨雪,让她取学校的水样进行检测。当得知师生饮用水水质不达标后,该组织送来了146台净水器,分别免费安装到学校和村民家中,还给几个小学的学生赠送了3000多个杯子。

“这些爱心人士的初衷,是出于对人民的爱。他们之所以与我联系,是出于对党派来的扶贫队员的信任。”杨雪说。

开办英语兴趣班和“爱心文体屋”

扶贫先扶智。作为老师,杨雪深知教育的重要性,知识匮乏是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因素,她想为当地开展的教育扶贫尽一点微薄之力。

2017年4月,杨雪决定,除了定时参加学校里举办的英语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外,每晚在自己的住处办起一个以六年级学生为主的英语提高小组。学习小组从最基础的ABC教起,通过自制时钟,教小朋友们表达时间;自制小卡片,带着孩子们做英语拼词、拼句游戏,以夯实孩子们的英语基础。学习小组组建之后,她开始纠正孩子们的英语发音,教简单的英文歌曲、单词的记法,还用英文歌曲排舞蹈节目。

“孩子们很聪明,学习都非常认真并充满激情。”杨雪说,她多么想让孩子们增强自信心,开拓眼界,提高说话办事能力,帮助他们提高融入社会的能力。

杨雪夫妇还在住处建了“爱心文体屋”,屋内放置着爱心人士捐赠的书籍、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等供孩子们课外借用。孩子们常来借书,玩拼图、画画。杨雪总是教导孩子们要爱惜公物,有借就要有还,借、还东西都要登记,书不能弄脏、弄破、弄皱。“我们和杨老师不但学习了知识,还学会了遵守规则。”这是学生们的共同心声。

杨雪在她筹建的“爱心文体屋”。

终日多辛苦 再撷人生果

达白村的朱波者一家,最让杨雪放心不下。朱波者的二儿子朱龙威的腿部肌肉萎缩,落下残疾无法行走。朱波者的妻子要照顾年迈的姐妹、残疾的儿子和一岁多的小儿子,家里十分困难。在杨雪的帮助下,爱心人士为他家送来了新衣、新被褥、净水器,朱波者一家享受到了危房拆除重建政策,还申请了临时救助等。

“我的另外一个收获,就是充实了人文科学的实践资料,对农业经济和农村教育有了比较深刻的了解。”杨雪说,自己长年跑野外,跋山涉水习惯了,来到垤玛后,还坚持抽时间去搞调查。

杨雪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说到丈夫白波,杨雪充满感激。当初听说她要来垤玛时,白波主动提出陪同她一道前往扶贫一线。杨雪工作忙,白波除了承担做饭、洗衣等所有家务外,以自己的方式照顾她、支持她,还和她一起参与扶贫工作。“我的眼睛近视,腿脚不利索。比如填表、走村串户、送文件什么的,他都和我一起干,他成了我的拐杖、司机、搬运工、炊事员。”杨雪风趣地说。

“村子变得越来越漂亮,跟杨老师和工作队员的实干分不开。”当地群众表示,杨雪与其他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在河玛村进行道路硬化、畜禽圈养、人畜分离、改善卫生环境、建垃圾池等工作的同时,还把河玛村委会周围的荒地开垦出来,种上了桑树和各种蔬菜。河玛村变得绿树成荫,更加美丽、宜居。

“杨老师驻村以来,牢记使命,把我们垤玛当家乡,把群众当亲人,全身心投入驻村工作,为群众脱贫致富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垤玛乡乡长周绕斌说。

编辑:江楠  审编:admin

【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公益中国网”(域名CHINA.PUBCN.CN)的所有文章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的文章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公益中国网(CHINA.PUBCN.CN)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